1.svg 2.svg

CN
EN

搜索

你知道额温枪是怎么工作的吗?警惕需求变库存

2020/02/24

浏览量:6374

a1img19-1121.jpg


  利尔达在2003年之前用 MSP430 做过红外测温的方案,说到原理,这个东西如果传感器做成模块变成数字传感器了一点都不难,后端弄个MCU来处理一下就可以,配上一个壳体即成为红外额温枪了。但如果用一个输出模拟信号红外传感器来做就不容易了,很多电子工程师不懂传感器,据说这个传感器校准需要1年的时间,毕竟它算是一个计量产品。

  所有大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发射红外线的特征,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


  额温枪怎么工作的?


  光学系统汇集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视场的大小由测温仪的光学零件以及位置决定。被测物体辐射的红外线首先进入测温仪的光学系统,再由光学系统汇聚射入的红外线,使能量更加集中;聚集后的红外线输入到光电探测器中,探测器的关键部件是红外线传感器,它的任务是把光信号转化为微弱的uV~mV级电压信号;从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器得到近百倍的电压放大,进入高精度高分辨率AD转换器,得出的数字信号经过单片机复杂的处理和信号处理电路按照仪器内部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然后再通过人机界面进行表达:LCD显示或语音报数或经过各种方式的无线传输,传送到电脑进行集中处理和数据统计。可以借用以下这个通用的原理性的框图来表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测额温是一个简单快捷的判断方法(虽然精度不准且发烧的不一定是新冠病毒肺炎),业内的朋友或多或少知道我熟悉这个产品,所以这几天各种神打听都来了,一开始是业内的一些客户朋友,找我帮他们搞10-50只,这种是刚需,这个时候我找相关厂家熟悉的朋友打听了一下,结论是厂家手里基本都没有库存,库存基本都在经销商甚至贸易商手里,淘宝上这些货源基本都是来自那里,当然也有经销商直接开淘宝店的。


  从昨天开始 ,额温枪的需求开始升级了,我说的是数量升级,早上接到电话说要几千只,下午又有人说要几万只,晚上7点多有人神秘兮兮地和我说接到大单了,政府要的,要几十万只,有多少要多少……我那时候还没有吃晚饭,感觉自己血糖有点低,本来想和他讲讲形势和道理,但是实在没力气,就说:你还是别搞了,现在都没有货了……


  以我在这个行业的经验,大部分厂家对于小量的需求都不是很感兴趣,毕竟生产成本摆在那,正因为如此,市场的需求开始在数量上+0再+0+0,其实动动脚趾头想想,若真的让某个经销商下个50W只的订单,付30%的定金来,我想他们又不敢了,但如果不这样,厂家把产品做出来要2个月之后,届时这些需求可能又统统消失了。毕竟额温枪是在这个特殊时期才有巨大需求,正常情况下没有人有事没事一天测好几次额温,而且还是别人帮你测。我的意思是,真要自己测体温,耳温枪或者电子式舌下温度计已经足够了,而且精度还会更好。

  其实额温枪是红外测温仪里量最大的一种,20多年前红外测温仪都是用在工业上的, 石化、炼钢那些设备的温度非常高,无法接触,因此就有了红外测温,温度范围都在-25°c- 300°C不等, 额温枪相对范围小得多 ,相对容易一些。

  实际上在大家这些成千上万的这些伪需求中,真正有实力的厂家已经在开发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产品了,第二代就是在所有公共场所安装的,带4G 模块,远红外测温,超过一定的温度就报警;第三代就是整合到火车站、地铁站的人脸识别系统里面,识别人脸的时候同时测温,体温超了就把你给拦在外面,你的个人信息健康状态就实时在线了。


  基于上述情况,我不建议大家再炒作这个额温枪的需求了,这个不像口罩,口罩政府统一采购调配,还可以兜底,这个一旦生产过剩了变成积压库存,可就........


  最后,在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提示:额温枪因为其适用的场景就是主要针对快速筛查,无接触,速度快,所以也有它自己的一些局限性和使用注意事项。

  比如说在车里开了暖空调下来马上就测温,又有可能就超温了,再比额头如冷风吹久了或者女性朋友脸上有涂抹一些东西,都有可能有影响,所以一次测出来偏高或者偏低,可以稍微等一小段时间再复测几次看看。


  下面就贴出来一个额温枪说明书上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1、量测前请详阅使用说明,且额头处应保持干燥 、头发不得覆盖额头,(请于10℃-40℃的环境中进行量测)以确保量测的准确度。

  2、本产品快速测得的额头温度仅供参考,不得做为医疗判断的依据,若发现体温有异常现象,请再使用医疗用体温计做进一步量测。

  3、请保护感测镜头并适时清洁。若转换使用环境温度变化过大时,需将本测量器放置于欲测量的环境20分钟,待其稳定适应环境温度后再使用,便可测得更精准之数值。


助力万物互联
稳稳支撑你的需求